债务转移在法律上被称为"债务承担",我国《民法典》第551条明确规定:"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,应当经债权人同意。"这句话看似简单,却暗藏玄机。
合法转移的关键点在于债权人是否点头。债权人不同意,债务转移就是无效的。现实中很多人栽在这个环节,以为签个协议就万事大吉,结果债权人一纸诉状告到法院,协议就成了废纸。
口头约定风险:朋友之间经常碍于情面,觉得"说一声就行"。但法律讲究白纸黑字,没有书面证据,债权人随时可以翻脸不认账。
阴阳合同把戏:有人为了应付债权人,会做两份合同。这种把戏在法庭上根本站不住脚,还可能涉嫌欺诈。
担保人脱身难:原债务有担保人的情况下,债务转移必须取得担保人书面同意,否则担保责任可能继续存在。
不是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就行,要正式出具《债务转移同意书》,明确载明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移给新债务人。最好找律师起草,把权利义务写得清清楚楚。
债务转移涉及三方关系,必须签订规范的《债务转移协议》。协议中要特别注明:
如果是房贷、车贷等有抵押登记的债务,必须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。很多人以为签完协议就完事,结果抵押物还在原债务人名下,后患无穷。
企业债务重组更复杂,涉及职工安置、税务处理等问题。建议聘请专业律师团队操作,避免踩雷。
夫妻共同债务的转移必须双方签字,单方承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最近有个案例,丈夫偷偷转移债务给朋友,妻子不知情,法院最终判决转移无效。
债务转移不是儿戏,操作不当可能面临:
建议在操作前咨询专业律师,花小钱省大麻烦。记住,合法的债务转移是三方共赢,不合法的操作可能三方俱损。